一手创造了星巴克王国的舒尔茨可以说完完全全是星巴克的灵魂,10年前因为三明治盖住了咖啡的香味,舒尔茨愤怒地宣称“让三明治滚出星巴克!”
不过现在这几年,星巴克既推出了茶饮,还在中国区推出近40种餐食,包括糕点、意面以及各种派。从4月开始,美国市场会推出健康午餐菜单。
国内不少咖啡馆为了保持“格调”,别说增加餐食,连其他饮品都不提供。作为咖啡界装逼小能手的星巴克,怎会选择这么个可能影响整体品牌的“下策”?
虽然麦当劳门店最接近4万家,但近5年来,星巴克的开店速度远超过麦当劳。
16年星巴克几乎是1天1家新店,按照这个趋势,达到4万家仅需数年。加上年轻人对星巴克的品牌认可度越来越高,星巴克的品牌势能越来越强,前景更为可观。
买地 VS 租房
麦当劳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再去全球扩张,超过8成的门店都是加盟店。它到处购置地产,再转租给特许经营商。即便吃汉堡的人少了,营收下滑,麦当劳依然能保持赚钱。
不是因为收了加盟费、提取门店销售额,而是房租每年都在飙升啊!
所以说,麦当劳最大的盈利点根本不是薯条汉堡,而是地产。
除了地产收益,麦当劳特许经营这种 “轻模式”相当取巧,物业、现金流和日常运营全由加盟商负责,总部只需输出品牌和管理,就能坐收销售分成和规模扩张,这也成了很多后生餐企进行规模化发展的仿效对象。
可是星巴克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,大约一半的门店都是自主运营,这显然对现金流和运营管理要求更高。不像麦当劳到处买地,星巴克基本靠租房。得益于品牌优势,租金较低,所以现金流回收期短,扩张也更为灵活、快速。
麦当劳以整洁的环境、标准化产品、高效和高品质的服务,把“快餐”带进人们的饮食需求中。星巴克如其提倡的“第三空间”,更多地提供体验,是饮食之外的附加需求。
然而,随着消费者对产品、服务和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,门店很难再依赖“一枝独秀”,而是力争“面面俱到”,提高综合竞争指数。
虽然星巴克比麦当劳形式乐观,客流一直有增长,但增长率却有下滑趋势;麦当劳自14年后则保持增长。
何况外部竞争加剧,除了新型品牌餐饮切入垂直细分领域,更有诸如7-11、罗森、全家等便利店巨头,侵蚀餐食饮品市场,这些都给星巴克销售额增长带来压力。
竞争态势严峻、增长乏力,加上消费者对美食体验的需求,都促使星巴克加大餐品、扩大营收。凭借标准化的产品管理和伙伴法则的员工管理,品牌势能强大的星巴克必要在现有餐饮市场赢得一席之地。
下次你在朋友圈看到的不再只是星巴克的咖啡,还会有精致的午餐。
留言免费获取资料
ONLINE MESSAGE